23:33 Apr 16, 2010 发表日志
路一直都在。
我以前不完全懂陈奕迅,只知道十年、K歌之王这两首歌。
2000年的时候小学毕业刚上初中,一次在湖南台看到一个长的不大好看的香港新人,节目放到尾声以《K歌之王》粤语版结束。懵懂中就被他的哀伤所感染了。
两年之后的2002,初中毕业,《十年》唱遍了中国的每一条街。而当年粤语版本的《K歌之王》给我留下的印象确实太深,不久后的一次偶然机会就找到了《明年今日》,时至今日我仍然觉得后者才是陈奕迅真正投入过去唱的歌,甚至到今天都有很多人还不知道十年有粤语版本。我不是广东人也听不懂广东话,但是感觉林夕填的粤语词更加隐晦,像一杯茶、像一支烟,每品尝一口都能触到人最脆弱最敏感的那条神经。高中几年,恋爱、失恋、转学、再恋爱、再失恋、然后又转学、又升学,平生第一次理解物是人非,而唯一不变的是一直在听陈奕迅。十年,十面埋伏,兄妹,岁月如歌,阿怪,圣诞结,你的背包......
07年的夏天,在一次病痛中听到了《人来人往》,终于算是看透了太多一直不愿接受的事,直到今天每次听起这首歌,仍然会被触动,短短二十几句歌词,无限的唏嘘和追忆,曾经想过要从手机中删掉这首歌,最后还是没有做到,歌删了又如何?很多事是不会变的。
随着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中摸爬滚打,渐渐明白了人生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无法突破自己就不可能有所成就,于是在困顿迷惘中听到了《浮夸》。当内心的狂魔无所遁形,我愿意找个没人的地方一个人唱这首歌,唱到哑喉唱到失声唱到无处躲藏。我跟大学的两个兄弟都极爱这首歌,当然K歌时浮夸这首歌也是必点,如果你听不懂或是没有心情去感受它,你当然不会理解我。
说到陈奕迅我想不得不提的是黄伟文和林夕。前段时间传闻林夕患上抑郁症,我想情感如此细腻又丰富的林夕,多年来甚是低调,只凭借写歌去释放自己,患上抑郁症并不奇怪了。但我甚至羡慕他佩服他,因为他敢于直面自身的最阴暗最隐晦最不可触摸的地带,并毫无顾忌的表达出来。而陈奕迅便是他的传声筒,只有陈奕迅的心和喉能最恰当的诠释林夕,《一丝不挂》便是证物之一。已经丝毫不关心这首歌会不会像K歌之王或者十年一样红,伤人自伤。忘记歌词,单车,给你,无人之境。。。一首首都可以直击人的心脏。
林夕的字里行间无不委婉的透露出一个落寞的男人无可救药的孤独跟悲观,然而他往往又将这些孤独和悲观悄悄隐藏了起来,欲说还休、似吐未吐,给人无限的联想。熟悉的旋律响起时,林夕的哀嚎被陈奕迅完美演绎,而听者也总能从中找到仅仅属于自己的共鸣。
提起黄伟文,又不得不说《浮夸》了。怪诞的开场白,跳跃的歌词,无所畏惧的嘶吼,夸张的哀嚎。。。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小人物在奋力向上,但是这个世界看到只是那些着最闪衫,扮十分感慨,有人来拍照记住插袋的家伙,世上已经不再赞颂沉默了。哀嚎吧,爆发吧,人生苦短。有人说这是一首励志歌,我想无所谓励志吧,这应该是一首哲理歌,然而黄伟文偏偏剑走偏锋,加之陈奕迅的理解,令你我之辈的小人物附和。生命中的过客太多太多,来去匆匆,有多少感情是应该一生抓牢的呢?如若还未参悟透彻,黄伟文又写了《落花流水》和《单车》。依然追忆,依然哀嚎。
这几年真的是一头扎进陈奕迅的声线中,无法自拔。不能说陈奕迅是声线最完美的歌者,也不能说他是演唱技巧最纯熟的歌者(我称之为“歌者”是欲将其与“歌手”区分),但是陈奕迅却是少有的用情感去驾驭技巧的歌者,唱至动情欲比释放的花瓣,欲比奔腾的江河,欲比癫狂的野兽,无所谓怪诞,无所谓指责,无所谓热门或冷门,无所畏惧!
时至今日陈奕迅已经是一个丈夫和一位父亲,却仍在用他的方式演绎着属于每个人的经典,初恋、爱人、情人、朋友、事业、父母、兄弟、各种追悔,各种爆发。而今天的我却也还不能尽然理解。早就想过要写点关于他的文字做个纪念,不知道在多年之后的某天再次回顾此文时,我是否仍然还是那个夜深人静时音乐响起就被他俘虏的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