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2 Oct 19, 2010 发表日志
平凡中也会充满开心的笑声。
突然的,一向身体健康的我就病倒了。
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小病小灾,当听说要做开颅手术,如雷灌顶,不知所措。
好在,我的心态还好,很快的,从悲观中活了过来。接受现实,积极治疗,以为自己很快就再次生龙活虎的踏上讲台。
但是,当我再次走进学校忽然的就没有了原来的忙碌,因为我是病人,得到了从领导到同事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因为是病人,原来不觉怎样的工作,自己的身体再难以胜任;优秀中,没有了我的名字。
于是,我不允许自己的不优秀,不接受自己的无所事事,不接受身体的不支,开始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开始感觉一切都别扭。感觉一下子,自己成了废人。
我一边烦躁不安,一边也在不断的告诉自己,不能这样下去,赶紧好起来。
于是,我便开始尝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自己有了大把时间的日子里,重新拾起我的日记本(一向喜欢写随笔,只是由于忙碌,很少整理成文),品着以前自己工作的足迹。在好友的引荐下建起了自己的博客,把自己的思想写进博客里。并由此认识了很多教育界的好友,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收获满满,不亦乐乎。
捧起了好书,细细品读,或喜或忧,如同读着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心也在慢慢的静下来,沉下来。
看看女儿的作业,整理一下满屋的凌乱,做些可口的饭菜……
日子开始变得平凡、充实、快乐......
人生短短数载,在忙碌,奋斗中我们细细回想,真正闲暇下来欣赏过几个日出夕落呢?
风雨中我们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却早已忘记了我们总是风雨兼程,从未想过知道停下乏力的双脚去感受上天送来的一席甘露,等我们马不停蹄的赶到了终点,却才浑然知晓我们的双脚,我们的身体已经承受了不能负荷的压力。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人来到世界,不是享福的,而是来受罪的”,虽然它并不是什么至理名言,但确实经历世代的考验,这句“理论”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实践来证明它是个“真理”。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哭声就伴随着她的生命一起降临,很奇怪,总是不解为何新诞生的婴儿要以哭泣来迎接快播这“美好”世界,他送给我们的第一份礼物就是他悦耳的哭声。于是大胆猜想,也许他根本就不愿意来到这个世上去承担他们无力承受的喜怒哀乐,但是,天命难违,既然不能够违背,就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示他们的抗议。
当他们成为知人事,懂人情,辨世故的人时,才真正开始他们还债的遥途。成功了,带走一分欢喜,留下万世传奇。失败了,就在原来的债务上再添一笔,本被压得瘦小的身体,可怜的脊身又被迫添置超负荷的债务,留下的只有无奈的眼泪和掉价的汗水。也许能东山再起,也许从此一蹶不振,与昏乱的世间一起颓废消沉。
面对这些选择,起初的我们如无头苍蝇,瞎飞乱撞,幸运了找到出口,从此见得光明,倒霉的,直至头破血流也只能同黑暗与凄凉一起埋葬。
所以,人不但要会选择,同时要懂得放下,也许面对选择时,我们有数个入口,可最终HEALTH只有一个出口能够让我们见到光明,我们没有三头六臂,又非“神仙”,我们不能同时驾驭多个航船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中平稳前行,如果非要迫力航行,我想到达对岸也将只是天方夜谭。
有时,我们对事事都抓得太紧太牢,在每件事上都欲做到完美无瑕,但凡有丝毫瑕疵就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对择业更是令人匪夷所思,总是盲目的为无所知之的未来偏离了本身奋斗的轨道,理由就是多一种选择多一次机会,可是,机会是有了,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社会是现实,是残酷,但是我想,与其去为那不可能涉足的选择做出无为的努力,何不着眼现在,为自己想去选择的航船做出有价值的奋斗呢?既然选择任何一方都要付出相同的代价,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
所以,此时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放下”。放下不代表懦弱,不代表胆怯的态度,而是开启自己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上帝为我们关上一扇门,定会为我们开启另一扇窗,放下只是丢掉无意的回忆。
会选择,懂放下,努力做好当下力所能及的每一件事情。平凡中也会充满开心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