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0 Apr 8, 2011   发表日志

锋芒毕露:毕露,完全显露。


     锋芒毕露:毕露,完全显露。就是指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过分地表现自己。这是字典中的通俗解释,我们说它和“韬光养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交际处事态度。

老子曾经说过:“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做生意的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叫人轻易看见;君子之人,品德高尚,容貌却显得愚笨拙劣。以此告诫世人,做人不可锋芒毕露。  

    因此,我们说:“在你工作表现卓越的同时切忌锋芒毕露,踏实肯干,淡定从容,才能获得职场中的好人缘。”

    一、锋芒太露,必遭人忌

    工作中锋芒毕露的人,其人际关系是不可能搞好的。它与民间常说的“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的说法都有异曲同工之处。

我们可以从周围人际环境和自身感觉两方面来分析。

    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很多年轻人,初涉职场往往都急于显露一下自己的才能和实力,盼望尽快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刮目相看。因而,到哪里都想法设法变成焦点,领导决策他有建议,同事发言他有看法。只要别人讲话他就想插嘴,对什么事情都有意见……急于求成,凡事都要争个“先手”,有时动不动还要来个“抢跑”。凡此种种都是锋芒毕露的表现。

殊不知, 人都有表现自己聪明的欲望,世人也都存在一种嫉妒的心理,都希望自己比别人优秀。被别人比下去是很令人郁闷的事情,所以不管你的上司还是你的同事在不恰当的时间,被你比下去,这对你来说不仅是蠢事,甚至会埋下很严重的后患。“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即是如此。

    还因为你处处显露自己的才干和见识,人们也会产生一种心理定势,认为你总能比别人强。一旦你有遗漏和失误,别人轻则说你还欠火候,重则落井下石,幸灾乐祸地说这是自高自大的最好报应。

    锋芒毕露的人虽然取得了暂时成功,却为自己掘好了坟墓;虽然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却也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当你在工作上有特别表现而受到肯定时,千万不要得意忘形,否则这份锋芒会为你带来人际关系上的危机。

    2。“满罐子不响,半罐子响当当”

    从自身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能经常在别人面前露“一小手”,其得意之情就会难以掩饰,无形之中就会将自己放在一个较高的起点和定位上,骄傲也会随之滋生。久而久之,你就会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变得越来越装样,越来越矫情。

我们说:根基不稳,虽长势很旺,但经不住风撼霜摧。倘若你没有厚积薄发的底牌,却一古脑儿地将十八般武艺悉数亮将出来,便是应了中国那句忌语:“好话不可说尽、力气不可用尽、才华不可露尽。”一旦成强弩之末,连鲁缟都穿不过,那肯定会被嗤之以鼻,逐出场外,到那时岂不心血白费、努力落空?

    所谓“满罐子不响,半罐子响当当”,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永远不会口若悬河。夸夸其谈的人多半是不懂装懂,锋芒毕露的人其实有时外强中干。心理学家也分析,越是饱学之士越是谦虚,而不知所以的人反而不可一世,颗粒饱满的稻穗是低着头的,只有空瘪的稻穗才昂着头。

    综上所述,一个人过分地张扬自己,锋芒毕露,不管多么优秀,都难免会遭到明枪暗箭的攻击。甚至因无法接纳外来意见,失去他人的支持,最终被同事孤立。

    二、韬光养晦,方能厚积薄发

    真正的智者都懂得藏智,这种大智若愚、韬光养晦实则是人生最高修养,这样的人也总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韬光养晦就是不锋芒毕露,该出手时才出手。

    韬光养晦不仅不会让一个人的才华埋没,隐藏实力反而会给竞争对手以假象,减小竞争压力,获得更多赢的机会。当你在关键时候,做的比别人或环境预期的成绩更好时,你会赢得更多的关注,获得更多的机会。

    1。高调工作,低调做人,淡定从容

    要想被人重视又不招风,就必须高调工作,低调做人,谦逊有礼。

    高调工作首先是指要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哪怕是小事。多做少说,工作中要虚心向年长者学习,多付出,少获取。点石成金,滴水成河。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的态度是谈不上“认真”二字的。

    其次,工作要敬业。敬业精神+脚踏实地=成功。

    还有工作的热情,有了热情,才能把额外的工作视作机遇,把陌生人变成朋友,真诚地宽容别人。有了热情,就能充分利用余暇时间来完成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了热情,就会抛弃怨恨,变得心胸宽广。有了热情,就会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高调做事是一种责任,一种气魄,一种精益求精的风格,一种执著追求的精神。所做的小事、单调的事,都要代表自己的最高水平,体现自己的最好风格,并在做事中提高素质与能力。

    万不能因为自己做出了一点点成绩就自命不凡,脱离群众,恃才傲物。历史上名士杨修之死,崔琰之死都证明了这一点,才高固然重要,但是德必须能御才,这样才不会发生类似的悲剧。

低调做人无论在官场、商场、职场,还是政治军事斗争中都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处世谋略。

   平和待人留余地:“道有道法,行有行规”。做人也不例外,凡是“寸”着点,话不可说的太满。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人事事,也是符合客观要求的。

主动吃亏是风度:任何时候,情分不能践踏。主动吃亏,山不转水转,也许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又走到一起。我们知道谁都不愿吃亏,可谁都愿意与吃亏的人合作。一个人一旦有了骄狂的态势,难免会侵害别人的利益,于是便起纷争,在四面楚歌之中,又焉有不败之理?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相信人人有长处,自己没什么,这样才不会产生自满心理,才能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缔造完善人生。要知道,我们永远不能率性而为、无所顾忌,话语出口前,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是一种成熟人的处世方法。

   淡定从容指面对任何事情时,都要保持沉着冷静。在某种程度上与道家传统文化中的“宠辱不惊”有相通之处。“得意”不能忘形,“失意”焉知非福?

    “指挥皆上将,谈笑半儒生”的徐达,出生于濠州一个农家,儿时曾与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在其戎马生涯中,有勇有谋,用兵如神,为明朝的创建立下赫赫战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将帅才,深得朱元璋器重。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人,却从不锋芒毕露、居功自傲。徐达每次挂帅出征,回来后立即将帅印交还,回到家里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按理说,这样一位曾与朱元璋放过牛的至交,且战功赫赫,完全可以“享清福”。朱元璋为了奖励徐达,就将自己的旧邸赐给他,可徐达死活不肯接受。万般无奈的朱元璋请徐达到旧邸饮酒,将其灌醉,亲自将其抬到床上睡下。徐达半夜酒醒,知道自己睡在何地后,连忙俯在地上自呼死罪。朱元璋见其如此谦恭,心里十分高兴,命人在此旧邸前修建一所宅第,门前立一牌坊,并亲书“大功”二字。

     徐达功高不骄,还体现在他虚心好学、严于律己上。放牛出身的他,少年无读书的机会,但他十分好学,每次出征都携带大量书籍,一有时间便仔细研读,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因此每每临阵指挥,莫不撂地入神,进退自如,且每战每胜,令人心服。

     身为统帅的徐达,处处与士兵同甘共苦。遇到军粮不济,士兵未饱,他也不饮不食;扎营未稳,他也不进帐休息;士卒伤残有病,他亲自慰问,送药治疗;如遇上士卒牺牲,他更是重视而筹棺木葬之。将士对他无不感激和尊敬。

徐达深谙为人处事指导,不论做了多大贡献,既不邀功,也不请赏。因为他懂得,不管官有多大,自己有多大本领,都要夹着尾巴做人,所以他才会得以善终,若他同韩信一般,居功自傲,不知收敛,朱元璋定会将其杀之。

    因此,韬光养晦不只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是一种美德。一个甘愿处于次要位置的人,一个谦卑的人,最后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这样的人在领导位置上也能好好地服务他人。

再说,韬光养晦者没有给人们一开始就形成起点高的心理定势,而后每有进步与发展,都让人历历在目,反觉得此人有发展潜力,孺子可教,成为人们眼中的“潜力股”。

     韬光养晦也是渐渐积累资本,打牢根基的过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那股子气势,想挡都挡不住,功绩俱在,不由得争强好胜者不为之叹服。

    2。帮助别人,让身边的人都长成参天大树

    要想做“风摧不倒”的树,还有一诀窍就是,积极地帮助身边的人,让身边的人都长成参天大树。这样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大家都能与你一起抵御“风摧”。依靠团队发挥集体力量,同心同德,共同渡过难关,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自己发达了,仅仅只是自己强大就显得没有胸怀了,每个人心里都应装有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自己好并不是真的好,只有大家都好,社会才会进步。所以要尽自己所能,积极帮助身边的人,让自己所在的集体长成一片茂密的森林。

    李白诗曰:“十年磨一剑”,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市场经济冲击下的人们,许多人都急于求成,包括我们所有凡夫俗子,总幻想着不劳而获或者说少劳多获的成功,孰不知这种心态往往会阻碍成功,甚至要为成功付出更大的代价。

Category: 网络日志阅读(1185) 评论(0)

分类

同城交友

其他

登入
注册
申请链接
RSS: 日志 | 评论
编码:UTF-8
XHTML 1.0

日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