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7 Jun 22, 2011 发表日志
观景,聆听、吟诵、回放历史。
观景,聆听、吟诵、回放历史。由此可见,景,乃心声。——题记
“给我一天,还你千年。”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杭州某高速路入口处,颇感意外的是,它居然成为涵盖此次整个江浙之行的标志性语言,没有比能用一句话完全抒发至美心程更惬意的事情了。到杭州行程结束我才知道,这句话是宋城乃至整个杭州的一个写照。
“来过,便不曾离开。”无论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还是从自然景观的角度,对这两个沿海省份神往已久。当踏上行程,还是惊诧和兴奋于这么快便踏上这片“中国蓝”,尽管在萧山机场上空,为躲避雷电飞机盘旋了25分钟而延迟了降落,但这并未消减心中的热情。行程结束已有几日,思绪和心流不仅依旧深深嵌在那一片片山水之中,而且在心底镌刻下这样一句感言:生活,不是去拥有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是把一切都变成美好。此去归来便是如此。因而,江浙之行,此生那景那情,难以磨灭。
乌镇,一洗我多年来骨子里那份心愁,这是我迈入乌镇的第一感觉。生于北国却喜欢江南,缘由大概源于此。江浙之行由乌镇开始,至秦淮河终,白墙灰瓦,小桥流水如影随形。水是小镇的主色,桥则是灵魂。亭台楼榭,绿树环绕,乌篷船悠然驶来,徐徐铺开小镇的景色:林家铺子、财神湾、江南百床馆、蓝印花布坊、矛盾故居等。
“袖珍美女”李香君和“文学大亨”茅盾是很难相提并论的,秦淮河畔那条烟花柳巷早已变成美食一条街,但李香君的故居还在。乌镇作为茅盾的故乡,其故居保存完好,使小镇更具文化色彩。都市秦淮河,水乡乌镇,相同的水乡文化中呈现着截然不同的底色,江南水乡文化的多样性不是“白墙灰瓦、小桥流水”一种主色所能覆盖的,只有临境生情,细细品味比对后方能把握它的脉搏跳动和变迁,而后挖掘其内涵,在内心勾勒别样的风情。
水流、人流,交错碰撞的雨伞,嘈杂的叫卖,破坏着小镇的景致。扬起目光,在那片阴霾的天空中,我找到了想要的宁静,收拢着奔放的思绪。
“两湖游”是在雨景中进行的。船到千岛湖中心,透过舷窗望去,湖光、云山各一色,蔚为壮观。由于穿行在岛林之中,你很难望见湖的边际。所谓千岛,不过是一座座山头,是人工蓄水而成的“人工湖”,岛屿森林茂密,绿是率达百分之百。湖水晶莹透彻,能见度14米之多,被称为“天下第一秀水”,不经任何处理即可饮用。千岛湖最美的景色是登高俯瞰,既有临海观岛的感觉,亦有“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情调。
如果说千岛湖之美美在自然,那么西湖之美则美在自身,美在它的一些传说,美在文人墨客的惊艳诗句中。因而,文字并不重要了,于我而言,最美不过身在其中……
恰逢中雨,坐船迤逦而行,船至三潭映月处,一幅典型的“西湖出浴”画面,雨中西湖百般娇媚,似白娘子含情默默的双眸,若隐若现的是许仙“雨中送伞”的感人情景。雨中西湖,千姿百态,恰好印证了苏轼那两句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我想,“雨中西湖”,“月夜西湖”,“映日西湖”,不管是那一种景色,其内在之美皆在游者心中。
由杭州启程前往宁波,沿途着实领略了一把沿途浙江的风情。与传统白墙灰瓦的古式建筑截然不同,绿树掩映中别墅型的三层小楼建筑,散发着江南水乡浓郁的气息,也映衬着江南的富庶。后来回味,宁波之行是此行揭开历史画卷的第一站,如果由宁波舟山向西画一条线,经杭州至南京,它就是一道承载着历史的画廊。
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的舟山普陀山即是佛教文化圣地,恐怕也是一位历史的见证者。坐落于双峰山顶的南海观音亲眼目睹了近代中国的屈辱抗争,“定海三总兵”以血肉之躯揭开了这个佛教文化圣地反抗外来侵略的序幕,却无法抵挡外国的船坚炮利,挽救国家的命运。仰望高大慈祥的观音塑像,送上一份虔诚和敬仰的同时,我深深思索,个人命运和国运还是由自己和人民来把握。
临安,是“靖康之变”后宋高宗定都杭州的命名,“临时安身”之意表明高宗收复中原、决心还都开封的雄心壮志。或许是想保住皇位,抑或是杭州的富庶吸引了高宗,他改变了初衷,产生了偏安思想,不仅牵制岳飞抗金,还低首下心,签下“绍兴和议”,全面接受了向金朝称臣、纳土、献金等屈辱条件来换取苟安,葬送了抗金大好的局面,西湖歌舞中,“直把杭州作汴州”,最终未能避免覆亡的命运。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定都临安和岳飞抗金斗争的胜利使杭州迎来了古代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机,杭州在全国的地位由此确立。
杭州宋城是按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而建,可与开封清明上河园相媲美。由“良渚之光”“宋宫宴舞”“金戈铁马”“西子传说”“魅力杭州”组成的大型演出《宋城千古情》,展示了饱满悠久的古文化,美轮美奂的宋庭歌舞,逼真的刀光血影,美丽的西子传说,折射着中国政治、经济重心由北向南、南宋王朝统治以及江南文明的变迁史。整个演出让你穿越在历史的隧道中,如同身临其境,从内心感受到一种震撼。因而,昂贵的门票让我感到物有所值。
沿宁杭高速大约四个小时的时间,便可到达虎踞龙盘之地南京。听陪游讲解,由杭州至南京这条线路与当年朱元璋的红巾军和洪秀全的太平军北上江苏相吻合,它意味着我们将翻过古老的一页,走进近代史。南京之行的第一条路线是从明孝陵到中山陵,也惊人的与历史重合着。
南京是一个盛产英雄豪杰的地方,又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完整见证,朱元璋、洪秀全、孙中山、蒋介石都曾是这个历史舞台的主角。站在南京长江大桥的南端,倾听滔滔长江之水奔流不息,回想从大明王朝建立到太平天国失败,从中华民国建立到蒋家王朝覆亡,真可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南京四次定都,不同王朝,不同命运,任人评说,令无数后人扼腕浩叹不止,何曾不是“天翻地覆慨而慷”呢!
桥下一声汽笛长鸣,使我的思绪回到1842年南京下关江面的那艘军舰“皋华丽号”上,那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开始的地方。《南京条约》使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向一个西洋区区岛国低下了曾经傲视万邦的头颅,呜咽的长江水在此时凝固了。1851年,一场农民革命风暴席卷了大江两岸,洪秀全高举反清大旗,定都南京,改名天京,中国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宣告了自秦皇以来存在两千多年的旧制寿终正寝,一个新时代开启了。雨花台,既见证了太平天国的失败,也见证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灭亡,在这一刻,历史似乎永远被定格在1949年4月23日这一天。对南京而言,这是最具历史意义的一天。
当我们翻开南京这部历史画卷的时候,最不能忘记的是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开始。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入口的碑文上,写着这样几句话:我以无以言壮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三十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崛起!这是江浙之行最震撼心灵的地方。如果说《宋城千古情》是历史对文化的唤醒,那么,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真实回放则是人类对历史的刻骨铭心和反思。怎样对待这段历史,纪念馆内的一处碑文已经给了我们答案: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偶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江浙之行以杭州(西湖)为中心,呈辐射状,东北方向的桐乡乌镇,偏东南方向的舟山普陀山,西南方向的淳安县境内的千岛湖,地处杭州西北方向的江苏南京,一镇、一山、两湖、两市共六大景点,其中南京包括秦淮河、中山陵、总统府、抗日战争纪念馆、雨花台,集自然、人文、历史、风俗、水乡等,旅程时间长,范围广,跨度大,内涵丰盈。水乡风俗:乌镇、秦淮人家,雨中即情:西湖,战争文化:宋城千古情、南京城、舟山群岛,自然景观:千岛湖,佛教文化:普陀山,历史变迁:中杭州城、山陵、雨花台、总统府。
用脚掌触摸,用眼睛描绘,用心灵感受是江浙之行的三个要素,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历史景观则是此次旅游的三条主线,古都风韵与现代文明、历史文化与战争文化、江南水乡与北国都市交融荟萃成三曲倾听不尽的心中绝唱。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给这次江浙之行凭添了些许不平静,行程也即将在秦淮河画上句号,但我知道,南京之行是催促我写成此文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因此,当我在南京禄口机场登机踏上返程时,心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