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5 Sep 8, 2011 发表日志
淡淡六月天的脸
一、我和任言
你知道吗,潇洛?这个班上有两种人。
任言说这话时,嘴角好看地上扬着,可抿着的嘴唇所释放出来的却是冰冷的嘲讽的笑容。
我说怎么只有两种人呢,又是哪两种人呢?
他突然不耐烦了起来,你干嘛那么多问题呢?
我也恼了,不愿再理他,拿出随身听听我的歌。
筱秋对我说,任言这个人真够酷的,除了你对谁都一个样儿,冷冰冰地不爱搭理人。
我说,是吗?
我希望是,可惜不是。
筱秋不会懂,就像我不会懂任言为什么会去追清雅一样。
我和筱秋就是在这时从任言的前桌搬到了倒数第二排。
老班十分赞扬,说有些同学很有自知之明,学习不好就不会占着好座位。
我在笑,笑得很苦涩。
“其实,高三的生活中应该有三种人:疯狂刻苦;疯狂玩乐;两面极端,一边刻苦一边玩乐。我们是第三种人。”
任言写了纸条回我:
“第三种人活得太痛苦了,我们只有做第一种,或是第二种人。”
任言为什么会去追清雅。是因为他想做第二种人吗?何必再想?这并不是我该关心的问题。而且,我应该相信他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不是吗?因为,他是任言啊,那个自负骄傲不退缩不认输的任言。
六月如约而来。我对他说,不管什么时候,六月的天空总是一年中最美的。
他听了,默然不语。只是静静地看者天空出神。
许久许久,他才幽幽地叹了一口起:淡淡的六月天的脸,是否会永远如此美丽?至少,我希望属于我们的会永远不褪色。
再后来,看早晨的,晴朗上午,淡蓝的天空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在这短短的十几分钟的悠闲时光中,我总企图用我与他的回忆来填满,可是,回忆是零碎串联不起来的。或许我与他的故事本身就算不上故事,这个认知一跳入我的思绪,我便感到莫名的感伤。这感伤酝酿成一种悲伤的情绪,在我四周的空气中弥漫。
“潇洛,我终究是做不来第二种人的。”
这是任言在毕业前写给我的最后一张纸条,也是最后一句话。
之后的日子,是平淡而紧张的,我习惯了每天早晨透过明亮的窗户,看淡蓝色的天空,还有,看在操场上晨读的任言,心中一片安然宁静。
二、 我和潇洛
为什么任言会去追清雅?
因为我无聊,因为知道追不到。
这是很多人都无法理解,无法接受的答案,包括潇洛。
所以她同筱秋调下去了,所以她不会原谅我。
其实,说到原谅,太严重了。我们只是朋友,同样孤独的朋友,这句话是潇洛说的。
潇洛依然是第三种人既疯狂刻苦又疯狂玩乐的人。记得曾有一日,她问我,是否所以的高三生都象我们这样?
我说,不知道,我希望不是。
说这话时,我们正听着王菲的《闷》。潇洛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听这首歌。可我并不太喜欢,它太颓废了,漫不经心,什么都无所谓的声音正像当时潇洛脸上的表情。我害怕看到她的这副神情,宁可她愁闷不堪地对我说,任言任言,这样的日子怎么还不完呀?每天晚上老是梦见高考试卷在我眼前晃,厚厚的一大摞,可我一道题也不会做,下醒了,半夜三更起来看书做习题,只怕噩梦重演。
六月的天亮得很早 。六点十几分我出门的时候,黑夜还未褪尽,但再过一会儿,天际就泛着浅浅的蓝底色,再来一抹白纱轻覆其上。潇洛最爱这样的天,这样的蓝,这样的云。有好几次,碰着了,我便用单车轻载着她,一同欣赏这静谧纯净的天空。
淡蓝色 的天不只是早晨才有的,在夕阳落山前后的一小时时间里也有这样美丽的风景。潇洛是决计不肯错过的。我们时常爬到学校的顶楼上,寻个干净的位置坐下,一 边看书,一 边看那时刻变幻的天空。
我受不了这样的宁静,或者应该说是沉默。
为什么呢?我望着他。
她说,啊?
怎么喜欢看看天?
她很轻很轻地笑了。为什么?干嘛偏要为什么呢?喜欢就是喜欢,没有理由的。我并不能理解。有一个理由总是好的,我说。
世界上很多事都是无法用理由解释的,比如……永恒?
她的眼光变得忧郁而迷离。有听过《红豆》吗?一切都会有尽头,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的。
她若有所思地望着我,然后,轻轻叹息。
这样的日子,已经,终于,还是成为回忆了。
我的心情日益平复。班级里最主要的色调依然是紧张和沉闷,但已少了一份疯狂和颓废,代之的则是一般向上的拼搏精神。我对自己说,或许,做第一种人很简单,但也没什么不好吧。
六月过去了,高考也随之来临了,我和潇洛的告诉也终于告一段落了。
三、故事的背后
校园之中一直流传一 个很美丽的童话。一 个男孩在学校的图书馆的很多书里都留下了一 句:“小鱼不知道虾米喜欢她。”
只有短短的几个字,却让许多人为之倾心揣测,用各自的想象把这个故事补充完整。
筱秋将这个故事说给远在江南的潇洛听。
“很多人都认为那是一 个美丽动人的童话,既然是童话,那么,小鱼和虾米应该很快乐地在一起才对呀。”
潇洛在电话的那一端默然不语。
高考结束的那天晚上,她独自一 人来到学校里。偌大的教室空荡荡的,这世界,似乎除了黑板上的字都变得不存在了。
“潇洛是小鱼,任言是虾米;
小鱼不知道虾米喜欢她。”
潇洛一步步地走上讲台,轻轻抚过每一 个字,她接着写道:“虾米同样不知道小鱼喜欢他。”
恍惚之中,她似乎听见他在呼唤她,手中的粉笔从手中滑落。她转过身,却看不见人,于是,就这样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任由无辜的忧伤泄了一地。闭上眼,看到的却是那年六月的淡蓝色的纯净美丽的天空。
“筱秋,我相信这世间原来真的有永恒存在,尽管,有时那是一种残缺。”说罢,她挂断了电话。
很早很早的一篇文字,在我还在初三的时候。如今突然想起,重新去找,发现它还在。
那个年纪无法理解这样的感情,现在细细读来,发现有些事真是没必要说明道破,留点念想吧,这样回忆起来,也不至于那么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