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9 Apr 25, 2012 发表日志
辛酸的调侃,让我们苦笑。
由于时间的巧合,2011年高考的前一天,6月6日是端午节。现在多数人还是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在屈原投江之际,当地人为了不让江里鱼儿伤着屈原,纷纷在家里包好棕子,划着龙舟驶向江中……
而就在今年高考期间,网上传出一条无厘头笑话,说终于知道为什么屈原要在端午节那天死了。因为他害怕第二天要高考。他文综不会,理综也不会,数学英语更不会,唯一语文有点把握,但写作文又规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我们不要只是责怪,更不要诅咒,将其视为辛酸的调侃吧。
今年早些时候,北大招办负责人回应公众对北大不鼓励招收“偏才”、“怪才”的质疑。主要是基于以下的考虑:首先,教育的核心是实现全面发展,“偏才”、“怪才”不是中学教育的目标,而只能是一个不可预知的结果。其次,“偏才”、“怪才”的标准难界定。第三,如果大学把“偏才”、“怪才”作为选拔录取的标准,那就一定会出现一大批根据这个标准制造出来的“偏才”、“怪才”,出现一大批培训机构。第四,21世纪不能再用一个世纪以前的“偏才”、“怪才”标准去培养今天的学生。“偏才”、“怪才”即使能够进入大学,也很难完成正常的学习,更谈不上毕业后实现创新。
剖析一下这四条吧。中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什么人呢?这就分明要求中学教育必须走应试的路子,埋头于书本,通过大量训练做题,获得应试的高分。相对于“偏才”、“怪才”就是循规蹈矩的那种模式呀,考出高分,竞赛拿金牌呀。至于第二点说到标准难定,更是荒唐。共性的考试机器之外,什么是特殊人才,应该不难看出的。只是我们没有勇气与智慧加以甄别,于是就掩耳盗铃似地说标准不好定。越是个性化的人,有时会越是让人看着不顺眼,毕竟跟所谓大众不一样呀。第三点说导向问题,现在的导向已经严重异化了,教育成了扼杀天性的机器,考试机器下的人,只是僵死的无用之才,真正的精英绝不会在这种导向下产生的。第四点是强词夺理,越是时代进步,越应该具有宽容性,而不是更加专制与霸道。
这回我们也应该明白,上述调侃的段子有深厚的社会背景了吧。只能一声长叹。
回顾北大的历史,在兼容并包的学术观和不拘一格的人才观的指引下,几乎所有精彩的部分,都与怪才和偏才有关。当年,胡适教授因为一篇满分作文,录取了罗家伦,而他的数学考了零分,其他各科成绩也不出众。但就是这位严重偏科的罗家伦后来成为一代大家,担任了清华校长。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清华。当年,钱钟书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只有15分,但国文、英文成绩特别突出,英文还获得满分,清华也是破格录取。类似的例子在北大和清华都还有很多。如果按照不鼓励的政策,这些严重偏科的偏才、怪才,也许将永远和北大绝缘。
调侃恶搞的本身是某种情绪的宣泄,其中况味大家心知肚明。因为这样的教育环境与机制,如此浓厚的应试阴影,又哪里能培养出精英人才来呀。连发现的眼光与魄力都没有,还主动不需要有,真是悲剧呀。
龙应台曾经在《野火集》里说到,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是“机器人”,是会考试会学习会背书的机器人,但是不会提问,不会质疑,不会思考,不会反思,更不会“闹事”。
龙氏所说的“闹事”,我理解就是有创新,新点子新办法新主意多多。因为跟传统的东西有差别,在传统的眼光下变看成是“闹事”。而在一定程度上说,“闹事”的人越多,打破传统的可能就越大,是不是也意味着社会进步的速度会更快!
辛酸的调侃,让我们苦笑。苦笑的背后是无奈的现实。现实的困局需要我们反思。